2021-11-19 13:58
廣州粵劇院是這樣建成的
廣州粵劇院與公眾見面的日子又近了一步。據悉,廣州粵劇院項目主體結構近期通過五方責任主體聯合驗收,項目全面轉入緊鑼密鼓的裝飾施工階段。
廣州粵劇院的建筑設計以“鳳冠霞帔、游龍戲鳳”為主題,將粵劇正印花旦的鳳冠造型、戲劇服飾的霞帔花紋融入現代設計中。如何把這個優美靈動的設計理念盡善盡美地呈現出來,中建四局華南公司作為承建方想盡辦法。
巧妙設計,解決“螺螄殼里做道場”難題
據悉,廣州粵劇院設置了1200座的大劇場、500座的小劇場,如何安置這兩座劇場,當初可難壞了設計人員。項目選址寸土寸金的珠江新城,西鄰紅線女藝術中心,從客觀上限制了項目用地。要在7533平方米的總用地面積上,建設4087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、“標配”大小兩座劇場的廣州粵劇院,大有“螺螄殼里做道場”的難度。
首先,在布置方式上,它不可能像廣州大劇院一樣進行并列設置,而需要借鑒城市綜合體空間集約化的經驗,以垂直設置的方式布置。精巧的設計構思,直接帶來施工難度的增加。
用地緊張,是項目建設最大的“攔路虎”。項目占地僅7000余平方米,基坑階段土方開挖至圍墻不足1米。如此狹小的場地,首當其沖的問題,是施工材料往哪里堆?又在哪里加工?平面難以布置,能不能在豎直面想想辦法?
經過反復推敲,最終,項目團隊利用原支護結構,將標高6.2米的第一道支撐梁改為支撐板,形成一個地下結構鋼筋加工場,就連四個角撐,都搖身一變成了零星材料堆場。這樣一來,材料堆場與加工場的問題迎刃而解,該研究課題《狹小空間下支護結構優化技術研究與應用》獲《廣東土木與建筑》發表。
上千噸鋼材“彩練當空舞”,打好結構“攻堅戰”
廣州粵劇院項目具有較高的復雜性,尤其是大劇場裙樓以下每一層有10-20個結構標高,且存在較多異形結構和勁性結構。蜿蜒的曲線,傾斜的玻璃幕墻,完美詮釋“鳳冠霞帔,游龍戲鳳”設計理念的背后,卻意味著,每一個預埋件、每一根龍骨必須定位精準,各種管線必須井然有序。
項目團隊選擇運用BIM技術,為各專業提供精準的可視化模型,在同一個平臺下構建綜合信息模型,再復雜的結構亦游刃有余,同時,通過BIM技術進行碰撞檢查,輕松解決管線沖突問題。
在結構設計上,廣州粵劇院具有跨度大、結構空曠、體型復雜等特點,最大梁跨度甚至達到23米,這直接導致了超大模板和大截面鋼結構混凝土梁的施工難題。劇場大部分區域為高大支模,最大梁高度4.2米,比普通住宅樓一層樓還高;最大支模高達28米,相當于普通住宅樓10層樓高。光是鋼材就要耗費1250噸。
如何讓上千噸鋼材在28米高空中穩當又輕盈地固定住,呈現“彩練當空舞”風景線?項目團隊集思廣益,多次邀請專家論證,多次進行技術交底,最終決定采用扣件式鋼管滿堂腳手架作為高支模支撐體系。為了讓這個“千斤頂”更穩當,技術團隊再出奇招,一方面,進一步壓縮滿堂架間距,19.25米高的滿堂架,最小間距只有0.3*0.45米,密密匝匝,安如磐石,建筑工人穿梭其中,頃刻化身武林高手,飛檐走壁無所不能。
歷時三年,廣州粵劇院竣工在即。伴隨著它的崛起,粵劇藝術將在嶺南最繁華之處進一步綻放異彩,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貢獻力量。
圖文來源|廣州日報
上一篇:挑戰百萬像素,巴可光影秘籍
下一篇:沒有了
相關條目
2020-11-17
巴可ICX系列LED顯示屏發布
2021-03-18
專業舞臺音響設備調試大家需要注意的事項
2021-03-22
劇場劇院設計:觀眾廳視線設計規范
2021-03-16
景區文旅夜游的3要素你知道嗎?